73岁患者拔针后手背溃烂!咋回事?抗凝治疗、凝血功能障碍了解一下!

成果 2025-04-11 美容 26 次浏览 0个评论

案例回顾

73岁的徐奶奶因多种疾病入院,在接受依诺肝素钠抗凝治疗时出现凝血功能障碍。拔针7小时后右手背出现迟发性血肿,后续血肿不断加重,最终右手背皮肤破溃,创面部分发黑坏死,经过一个多月才愈合。患者及家属十分不解,明明按压了20分钟,拔针时也无出血,为何第二天才发肿。

迟发性血肿原因分析

凝血功能异常: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,拔针后血管壁未完全闭合,血液缓慢渗出形成血肿。高龄、糖尿病:血管壁弹性下降、脆性增加,穿刺后易出现微小损伤。抗栓药物:长期服用相关药物,血小板功能抑制作用可能持续。按压方式不当:按压范围过小、方法错误、固定不牢等都可能增加出血风险。

临床操作改进建议

护理评估:穿刺前查看凝血指标,合理延长按压时间并加强巡视。风险标识:床头卡、输液卡标注“出血高风险”,张贴警示卡。避免「错误按压」:采用垂直按压,保持穿刺肢体静止。提前告知患者风险:保障知情权,减少护理纠纷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天津资讯网,本文标题:《73岁患者拔针后手背溃烂!咋回事?抗凝治疗、凝血功能障碍了解一下!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